很早搞到的片子,随便浏览了一下感觉不是十分好,于是就放下了。因为范伟的关系,今天又把它翻了出来。
影片的第一幕就给我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印象:DVD的字幕编辑太差劲了,竟然写出了“我们为乘客准备了‘蒸馅包’”这样的词,难道他不知道历史上还有“针线包”这东西?不过,如果这个错词是导演对影片设计的一部分,那这个设计就太牛B了。因为这个片子说的就是遗忘的故事。
我总觉得张静初太现代了,太有个性了,肢体语言太夸张了,在《孔雀》里也一样——与那个蓝布衫时代无法融合。她在影片中为了表现少女时代活泼个性所发出的嗲声更是一大败笔,这个少女形象比当年章子怡扮演的“我妈”相差太远了。我最早就是因为受不了她那别扭的嗲声而没有认真对待这样一部电影。
故事讲述一个客车司机和售票员的故事。从六十年代一直演到二十一世纪,一个天真活泼的女孩子变成了一个退休的老女人。这是车的旅程、时代的旅程、人生的旅程,更重要的,它也是个价值观的旅程。当那辆曾经圣物般的汽车被刷上“废”字的时候,当一个曾被当成圣徒的劳动模范撒手人寰的时候,当那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变成一个古板的老太太的时候,当过时的破车残喘着在现代化大马路上熄火的时候,你的精神需要足够强大才能不为之动容。
看这部影片不得不让人产生很多的联想和回忆。
售票员,现在大多数时候都不会再有人想起还有这样一个职业。这个被人遗忘的岗位曾经是那么的熟悉,如今却消失得无影无踪。现代化好像就是让机器取代人,这样看来,售票员不是第一个要消失的行业,也不是最后一个。
汽车再也没有引擎盖可以坐了,在冬天那可是比坐皮椅还舒服的地方,带着韵律的发动机振动和暖气,现在看来竟然是一种奢侈。
被毛主席接见的劳动模范曾经是多么的光荣和神圣。我还记得小时候经常看见的一个清洁工人,还记得他拉着木头小车倒垃圾时摇的那个铜铃,我觉得残奥会火炬的设计灵感就来自于这种铃铛。不仅仅是倒垃圾,冲扫公共厕所、扫大街都有他的身影。据传说,他被毛主席接见过。我现在还记得他红红的发亮的鼻子和那顶能和赵本山相比的蓝色破帽子。
婚礼收的礼物不是脸盆就是热水瓶,这个传统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庸俗的红色纸袋彻底占领了,婚礼成了和饲养员喂猪差不多的仪式。我不知道现在还有谁的新婚之夜是和电影中描绘的那样,那种尴尬还会出现在新婚之夜吗?
会踩缝纫机的主妇应该也早就绝迹了,即使是服装厂的职工,估计现在也完成不了从裁剪到缝制的全部流程,但是在我的记忆里缝纫机曾经是婚礼必不可少的一个物件。现在……如果有可能,应该搞一个做装饰品也不错。
房间里到处都是伟人塑像,为什么让我感觉是一桌子的炸弹?没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可能无法理解,为什么瓷像摔碎了要象毁尸灭迹一样的赶紧埋起来。毕竟有些事情一旦脱离了情境就会变得荒诞、难以置信。
影片拍摄的画面非常漂亮。一些镜头的处理也非常具有现代感。第一次看见这副国际版海报的时候,我被画面吓了一跳,太深沉了,与影片开始时的感觉一点都挨不上。
如果你看了半个小时觉得该片“不过如此”,那么我想提醒你,特别有味道的感觉是影片进行过半后才开始逐渐显露出来。
范伟在该片没有什么表现的机会,虽然不抢眼,但是依然出色。他在床上被人推来搡去象一块案板上的肉的时候,他面无表情流下人生最后一滴眼泪的时候,什么话语和表情都是画蛇添足。
整部影片唯一的反面人物是那个在翻车现场拍照的白衣警察,在他举起相机一次次对准女主角的时候,我的感觉就是冷酷。也许他是个好的摄影师,甚至是摄影艺术家,但是作为一个应该具备同理心的人,此时此刻他是冷酷的。这又让我想起了那个记忆中的,寻找孩子的母亲,那一刻我无法拿出相机,虽然那个画面给我的震撼足够强大,也许这正是我的“不成熟”。
影片的最后,这个曾经的少女,如今的老太太通过镜头与观众对视,慢慢地脸上泛起一丝微笑,就好像一个闻到了花香的旅者,那么的从容、淡然。
在影片的后半段,我注意到了它的原声音乐,当我在片尾的职员表中寻找音乐制作人的时候,我看到他们的名字后都用括号加上了一个“日”字。
看了一下IMDB评分榜的投票分布图,有两个很明显的特征:1、年纪越大评分越高,45岁以上的评分全都超过平均分,最低的两个评分来自18岁年龄组;2、男性的评分比女性高。看来我被影片打动属于正常范畴。
04.03.07.The.Road.2006.DVDRip.XviD-MESS(芳香之旅)
◎中文 名 芳香之旅
◎片 名 The Road
◎年 代 2006
◎国 家 中国
◎类 别 剧情
◎语 言 普通话
◎字 幕
◎IMDB评分 7.6/10 (115 votes)
◎IMDB链接 http://www.imdb.com/title/tt0470302/
◎片 长 114 Min
◎导 演 章家瑞
◎主 演 张静初
范伟
聂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