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歌赛没给我留下什么印象,感觉动静还没操女操男动静大。早些年通过比赛还能出一些苏红、陈汝佳这样的歌手,但是现在百花齐放的市场已经不需要这么个独木桥了,央视开青歌赛我觉得很大程度上是在和地方台赌气。
但是“原生态”组的出场真是太让我震撼了,简直是一个民族音乐文化的大检阅。我原来听英格玛的时候就想,俺们的民族声乐啥时候能发烧呢?台湾的风潮唱片出了不少民族声乐的好东西,《黑珍珠》给我的印象很惊艳,但是这种碟太少了,风格也基本定位在几种样式上。这次青歌赛原生态的比赛真是百花齐放,各种表演方式和民族服饰文化在这里得到展现,我想组委会应该请一些有实力的专注民族音乐的国际大厂商来观摩观摩,这么好的东西以前咋就没有推广的机会呢?
最突出“原生态”特点的就是综合素质的考试,一些在我们看来太容易的题目,对于这些擅长唱歌的人来说也是有相当难度的。有的歌手不认识刘三姐,有的不知道看地图,有的连喜洋洋都没听过,但这更能突出“原生态”的价值,并不是说文化越多越反动,至少能表明这种歌声真的非常原始,真的来自于一种未经科班专家过滤着色的原始情绪。
这种“原生态”根本不应该放在一起比赛,更不能让一些已经成为老油条的歌唱家打分评级,这是对原生态的侮辱,更是一种伤害这些歌手的设计。他应该是一个展示盛会,应该替代掉春晚的那些垃圾节目占据最重要的传媒途径,这对于增强民族认同感,提升文化品味都是一个不错的途径。
刚刚看报纸上说:余秋雨下,于丹上.
受不了老余,偶尔看看[st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