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痴VS白痴

莫名其妙地开始上火。史无前例的牙龈溃疡、眉毛里长出小包、眼睛也红了一块。见了我的人都说我看了不该看的东西。哪有啊?了不起就是就是看着了几个爱露肩的路人,乍一看都分不出公母的那种。与其说看“香肩”不如叫看“乡间”,一点想像空间都没有。再说了,即使她“非礼”我“勿视”,也不能闭上眼睛走路吧。罢罢罢,忍几天别人的鄙视就好了。

在连续几天“苦瓜炖老鸭”的狂轰滥炸和老爹的独门利器“西瓜霜”的压制下,溃疡和小包算是勉强对付过去,红眼却是一点不见改善。追朔病史,这片红眼的元凶如果不是肥皂水就是喷雾驱蚊花露水。原指望忍几天也就过去了,谁知道一点没改善,号称收缩血管有奇效的红色润洁也没有效果,于是在一个烈日烘烤下的中午去看了医生。

医生的一声声叹息吓了我一跳。没觉得眼睛不舒服啊,不会这么严重吧!问医生情况如何,答曰“难”;问恢复要多久,答曰“很长”;问她该用什么药,她犹豫了半天,叫我试试“氧氟沙星”。终于问到了一个药名,于是下班后我就去了“开心人”。

原以为开心人这样所谓的平价药店,应该不会有烦人的推销员,哪晓得不是一般的多。一个药品货架就倚着俩,主动热情得让人不知所措。要是推销员长得好看点也就罢了,业务上专业点也行,但事实是两者都不沾。这些40多岁的大姐们只知道推销个别品种的药,言辞铮铮,俨然个个都是医疗权威。从她们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开心人里的杂牌药厂真多,偶尔才看见几个熟面孔。五官科柜台上有三个氧氟沙星滴眼液,分别是7.5元、2.5元、1.2元,都是一个规格,都是“非知名”企业生产。一位大姐在身边一个劲推销7.5元的,似乎世界上只有这个牌子的氧氟沙星才叫药。我偏不信邪,拿了瓶2.5元的端详起来。见推销失败,她没趣地走开,懒懒地吊了个嗓子:“嫩龙不买一块二个西?”要是这个场景用漫画表现,我的脑门上该画一些垂直的黑色线条,然后再加上一滴汗。

扯上两张创可贴,拿起一包西瓜霜,我就去结帐。收款机上绿色的数字:10.20元。由于今天看见的老妇女太多了,头有点晕,我差劲的数学天赋又展现了出来:没有多少零钱,我从钱包里拿出一张100块的纸币,然后找出两个一元的硬币摆在了收银台上。

收银员也是一位大姐,似乎被我这种白痴的财商气伤到了心,无力地眨一下眼睛,晃了一下脑袋,强调了一句:“是十块零二毛!”

哦!那,那应该是……嗯,我拿回一块钱。

柜台上剩下了100块钱纸币和一个一元的硬币。收款机上显示的是10.20元,是绿色的,映得收银员的脸也有点绿。她似乎被我气得不行:“我明明看到你有五毛的硬币。”为了证明清白,我把兜里的所有硬币抖了出来,嗯,好像是有10多块钱硬币,够付账了。但是如果被她拿走了这些硬币,我就没法回家了。我马上把硬币揣回了兜里,只挑了个五毛的硬币放在台面上。

现在,台面上留下了100元纸币,一个一元的硬币和一个五毛的硬币。当我正准备拿回那一元钱硬币的时候,收银员似乎对这个结果比较满意,数了数把塞进了钱箱,然后一阵敲敲打打,屏幕上显示找零91.30元。于是,那一块钱经过钱箱的洗礼后又回到了我的手里,只不过由金属变成了纸币。

接过货品和找零,我的脑袋一阵犯晕:“这是怎么个算法?为什么要收那一块钱硬币,又找给我一块钱纸币?电脑没算错吧?”这个题目太复杂了,牵涉到我给钱的付账行为、硬币进出口袋的过程、收银员的找零行为、电脑计算的误差……。出了门,走过几个街角我才想明白,付账结果是正确的,只是财商零蛋的两个白痴碰到了一起,大家都犯了几分钟迷糊,劳烦“一块钱”他老人家走了一段冤枉路,顺带变了个性而已。

解密传说中的红外偷拍

你大概听说过“红外线透视摄影”,知道有不少数码摄像机和照相机具有这种透视功能,甚至被网上流传的所谓“透视照片”惊得杯弓蛇影、草木皆兵。正好我的SONY V1就具备这个功能,下面就我的体会来解读下所谓的红外透视摄影。

红外摄影其实并不神秘。也许在胶片时代它难以实现,但是在电子感光时代这并不是一个难题,只要看看现在的几十元的摄像头都带这个功能就知道了。曾经有网站还公布过一些教程,告诉你自己如何改装普通摄像头为能感应红外线的摄像头。虽然我不懂具体的原理,但是不难得出一个观点:电子感光设备有感应红外线的天份。

SONY最早是在它的摄像机里设计了红外摄影的功能,但是马上被一些网站曝出它可以透视一些服装,拍摄出内衣的轮廓。消息一出,各家媒体争相报道。记得当年SONY还就此召回了部分摄像机,并且在随后的改进机型中限制了该功能无法在白天开启。但是作为一个重要的功能,红外摄影被保留了下来,并且一直在它的中高端产品中存在。比如SONY的717 v1这些数码相机中,都有红外监视和红外拍摄的功能。

红外光是一种人眼不可见的光。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电视机遥控器,它发射的光就是红外光。肉眼根本看不到它在闪烁,但是在红外功能的数码相机屏幕上就可以看到一个频闪的发光体。此外一些卡拉ok的无线话筒也是利用红外传送信号的。

究竟这种拍照模式下,能不能达到所谓的透视效果呢?看看我实拍的两张图片。拍摄的主体是我的漫步者音箱。上面的是在台灯下拍摄的,下面的那张是在开启红外模式之后拍摄的。

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在红外模式下音箱的喇叭完全暴露了出来。这个效果在倒影中反映都非常明显。

那是不是拿着相机在大街上对着人拍,也可以拍出这种透视效果呢?其实并没有那么厉害。拍摄的效果取决于几个要素。

首先红外光必须要很强。相机自带的红外光源大概在2-3米远就大打折扣了,要获得很强的红外光只有两个途径,一个是在白天拍。这时候必须要加装红外镜片,否则强烈的光线会损坏数码相机。现在网上卖的所谓红外透视镜片就是这种东西。因为传说中的效果神奇,所以镜片都卖得很贵,其实我个人觉得完全是炒出来的,实际并不值多少钱;另外一个获得强红外线的途径就是买红外照明灯。这种灯通过几组红外LED发出强烈的红外光,人眼根本看不出来,但是在相机中就好像探照灯一般。只是外表非常奇特,黑乎乎的不象闪光灯也不象话筒,拿在手里绝对吸引别人的注意力,想不让人发现都不行。如果真是有特殊癖好,这种红外照明设备倒是比较理想的辅助设备。

其次拍摄效果还跟入射角度有关。比如这个音箱的照片,台灯是从顶部照射下来,喇叭的区域本身就是一个阴影区域,所以非常隐蔽;而改用红外光照射以后,光线和镜头是同一个角度,喇叭彻底暴露在红外光线照射下,所以这个角度的红外线感应是最强烈的。

最后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覆盖物的材质。化纤类的材质是最容易被红外光穿透的,如果放大这种化纤材料就可能发现,化学纤维都是一根一根的非常清楚,而棉毛纤维都具有不平整的毛边。在纺织之后他们的差异就更为明显,化学纤维或者丝绸的空隙很大,透光;而棉毛布料的透光度明显降低,因为它本身的毛边和小纤维都把间隙堵严实了。红外光其实也是光,它不是X光这样的特殊射线,它和可见光一样会被阻挡而降低通透率。

红外线摄影其实并不神秘,至少在“透视”这个功能上它还远没有达到危及个人隐私的地步。其实只要有一个够强的闪光灯从正面照射这个音箱,普通相机也能拍摄出与红外照片类似的“透视”效果。

可能有见多识广的人要提出疑问:“网上的透视照片我看过,效果非常清晰,被拍摄的人物简直一丝不挂地出现在镜头前面,只是画面绿绿的而已,其他的跟普通裸体照片没有两样。”

如果你是这么认为的,并且认为这样很有趣,那就不需要继续往下看了。

其实那些所谓的透视图片都是PS出来的。先把一张照片叠加一个绿色的图层,搞成透视的绿色调效果,然后找一个姿势相近的裸体照片,取有用的器官叠加上去,就成了所谓的透视照片。其实鉴别起来也很好办:1、真正的夜视产生的绿是一种惨白的绿色,而且噪点明显。如果一张透视图的绿色象草、树叶那样的绿,而且几乎不见噪点,很干净,就肯定是假的;2、在红外光线下,人的瞳孔通常会反光变白,形成“含泪”的感觉。如果画面中人物的眼睛很正常,那就是假的;3、同一个姿势,拍摄了两张照片,一张正常一张被透视,那一定是假照片,因为红外光模式拍摄必须经过手动切换,所以不可能连拍,也就不可能产生姿势完全一样而效果不同的两张照片;4、画面的主角是专业模特,甚至对镜头颔首微笑,那一定是假照片。因为这完全没有必要用红外透视这种脱裤子放屁的拍摄手段了。

曾经还看过一个故弄玄虚的网站,画面上放着一张正常的普通照片,当鼠标移到照片上的时候,所指之处就变成了红外透视的效果。这其实是个遮罩效果。FLASH中更容易实现,实际上它叠加了两张照片,上面的是正常的,下面的是被作成透视的样子,当鼠标指上去时,上面的图片就局部透明,把第二张照片显示了出来,造成透视的错觉。

瞧瞧,这就是老爷们的乐趣。

走走安义古村

安义古村这个景点冒出来没几年,一直想去却不知道怎么去。因为对乐安县流坑古村的印象特别好,所以对安义古村也有了几分期待。上个月随“新司机”去探访了一下,结果严重失望了一回。也许是情境不同、也许是农村发展太快,所谓的古村给我的感觉就是做作,比选秀节目还做作。一些旅游的宣传标语到处都是,让人感觉这里更象个影视城,而不是有文化内涵的古村。随便走进一家庭院,可能就会有一个老人拿把剪子出来问你要门票,这样层层设卡的方式也让古村没有了整体的感觉。也许在大晴天炙热的阳光下来到这个村子本身就是个错误的决定,因为象这样的古村建筑下只有在天上乌云翻滚,然后下点雨的时候才会比较有感觉。

村后有棵大樟树,非常大,树身可能有一间房那么粗。导游鼓动游客去摸一根离铁栅栏最近的粗大树根,说是这样能带来好运气。这是明显杜撰的传说,让人觉得虚假得作呕。试想古树在没有被铁栅栏包围起来之前,这个不起眼的树根突起部分,可能只不过是个猪蹭痒、牛撒尿的地方,怎么可能作为祈福的圣物。在游客顺序摸完了树根之后,有个游客发现了一条大蜈蚣。阿弥陀佛,这个树根不是它试验毒液的地方吧?好在我没去摸,这蜈蚣是我见过最大的、颜色最艳丽的、行动最迟缓的蜈蚣,我们离开的时候它一直没有挪动身子,只是摇了摇身上的触角显示它还活着。也许是村子里的鸡已经被游客吃得差不多了,它才能这么有恃无恐。

蚯蚓也出来晒太阳了。真搞不明白这里的阴暗动物怎么都这么牛,这么大,看看旁边的一次性筷子你就知道它有多大。看来,村子里的鸡确实不多了。

天上白云一朵朵,热。

在一户人家的堂前发现了一窝燕子,大概有6-7只。大燕子的飞行技术真不错,那么快的速度,竟然能在小堂屋和天井之间准确地穿进穿出,平稳地起飞降落。小燕子也真牛,他们的第一次飞行绝对是生死之旅,一旦考试失败,摔下来肯定完蛋没有补考的机会。

小水塘的牛最爽了,洗桑拿呢。水面的浮萍让我想起了电影里那些高贵澡盆里撒的花瓣。



仙人掌的花真漂亮,而且体形大得很严重。

美丽的鸭子啊,快乐地戏水吧、闲逛吧,端午节没几天了……

电线上有几只似乎刚会飞的小燕子在歇脚,面对投掷的石块一点都不担心,眼瞧着石块从一端飞起来又落下去,然后晃晃脑袋。这种不屑的姿态把地上扔石块的人气得不轻,恨不得带只枪来干掉它。

英雄本色的农用运输车。

水坝上的风光

边走边拍:云居山

原本没打算休假。赶上新手新车自驾游,第一次出远门走山路,于是舍那啥陪那啥。

一年级的暑假跟爸爸带的民兵训练来过云山。那时候的真如寺还在修缮,家里有张照片是我和爸爸在寺庙前的合影,一人拿片西瓜,我还记得我的姿势有点古怪……。一直很不习惯正儿八经站在镜头面前,现在也很讨厌镜头前的人摆出千篇一律的拍照姿势。

再来云山,已经一点印象都没了。也难怪,二十多年过去了,老照片上的人和景都变得象是两个星球上的东西。

这张没有大调色就已经是一张秘境图片了,拍摄于真如寺小道的野花丛。为了避免强烈的太阳光而减了1.7左右的曝光,产生的色调让我很意外,右上角的湖水变得幽暗神秘。拍摄中来了一只蝴蝶停在了花上,让同行的朋友吹下它,我好拍一张蝴蝶展翅的照片,结果吹了好几次都吹不动,于是找了根草棍捅,这才飞起来。左边的草棍也拍进了画面中。

这个虫子不知道是什么品种,拖着两道长长的胡须,趴在指甲盖大小的野花上一动不动。

云山的植物很精神的感觉,很少看见树上有枯黄的枝叶。特别是真如寺的那棵粗壮的白果树,虽然树很老了,但是上面漂亮的扇形树叶却是嫩绿的,看得爽呆了。

真如寺外的几棵白果树撑起一片荫凉,盖住了好几辆汽车,游客都在这里歇脚。要是八一大道上都是这样的树该多爽,这样的城市名片不比个摩天轮强?

这种奇怪的生物不知道叫什么名字,走在林间石坂路上随处可以发现,人靠近了后就钻进草丛里,引起一阵树叶摆动的声音。前段时间听说南昌有卖假娃娃鱼的,大概就是这种东西。呼吸的时候前腹部一鼓一鼓,象青蛙。

山泉的水不大,却很急。太阳光很强烈,用1/1000的快门拍了几张。以往拍水总是看见用慢门,拍出丝般的感觉,我觉得那样很拖沓,山泉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样锐利、清爽。

只有我穿了凉鞋,于是亲身体验一下,凉,偏冷,舒服。

路边的野草也是这么的绿,不带杂色,估计着云山平常少游客来,所以还可以这么纯粹。梅岭的城市风味太重,象个小暴发户,庐山的气派像是风景中的财主,云山象是个孤傲的隐者。

野花就是比家花好看啊。相比之下,玫瑰算个鸟,百合算个鸟,已经跟塑料花一样的感觉了。

这种植物象爬山虎,但是看不到植物的主干在哪,好像是从石头里长出来的树叶,使得石头也似乎有了生命。

这是一块被苔藓包裹的大石头。

夏洛特能在网上写英文,这只不知名的蜘蛛能在网上绣花。

这是一块叫“飞来石”的悬石,倾斜地矗立在山路的拐角,富有幽默感的路人好心地用随手捡的树枝撑在它的脚下,甚至有用嫩竹笋来作支架的。

尝试用普通镜头拍摄广角全景图

“全景图”曾经火热一时,但是随着微软从IE中默认删除JAVA虚拟机那天开始,这股强烈的风就变得有些凉意了。如今已经很少人再谈起全景图,这个词出现得最多的地方也就是某些时髦相机里带的所谓的“拼接全景图”功能。只要你见过真正的全景图是什么样子,你就会BS这种功能所制作的效果;也只有看过真正的全景图,你才知道为什么连万能的PHOTOSHOP也不能做出优秀的全景图。

从买相机的那天起(甚至在那之前),我都在想象有一只广角镜头是多么爽的事情,但是用相当于相机一半的大价钱去“玩”这个,那是绝对的奢侈,除非它能产生经济效益。由于器材的限制,以往我拍的全景拼接都只能实现很窄的视角。这几天由于特殊需要,重新翻了翻硬盘上的“软件垃圾堆”,还真找到了一款可以实现横向纵向一体拼接的软件,虽然细节上并不完美,但是出来的效果还是让我大吃一惊。

点击看大图:

这是自动拼接的成品,比我用Panorama Factory(只支持横向拼接)的方法干了一下午的成果还要好。在这个分辨率上,拼图的瑕疵是看不出来的,但是原始尺寸下问题还是比较明显。不过如果换成手动拼接控制,这些问题应该会减轻很多。如果有足够的耐心,拼一个360X360视角的图应该也是可能的。等有好题材的时候再试试看吧。

这次翻软件的时候把过去用全景图的心得找了出来,虽然有点乱,不过个人认为对于初入门者还是有很严重的参考价值。

pixmaker pro 1.0

效果不错,集成图象、影象、场景模式。制作JAVA程序

Pixtra.OmniStitcher.v1.0.0.09.WinALL.Cracked-DVT

全景图编辑与处理工具,可以去除鱼眼镜头采集回来的视频数据中图像的变形,回复图像的本来面目

http://www.pixtra.com/products/OmniStitche…her_designs.htm

*********广角拼接系统,可拼接球面

Pixtra.PanoStitcher.v1.4.1.07.WinALL.Cracked-DVT

全景图制作工具,可以轻松合并多张图片

**********非常不错的拼接系统。自动定位非常准确

Imatronics.Panorama.Express.v1.0.WinALL.Incl.Keymaker-CORE

Imatronics Panorama Express v1.0(内含注册器)

Panorama Express是一款制作、编辑、发布360度全景图象的软件。它是在Windows平台上运行,但是生成的文件通过Java技术可以在Apple Macintosh、Unix、Solaris等平台上运行。
***********仅是个全景打包工具,发布EXE、JAVA、HTML,可包含多个场景。

FirmTools.Panorama.Composer.v2.0-DAC

Panorama Composer 是一个高质量的图片编辑软件,利用全景各部分的图片制作完整的全景图像,并输出至jpg/html/exe文件中与你的朋友一起分享。

http://www.firmtools.com/products/panorama/

**********FLASH样式的傻瓜界面,输出成EXE、HTML、JPG,功能一应俱全。缺省效果有些倾斜变形,但接边很好。

Panorado.v2.0.1.6.Bilingual.WinALL.Incl.Keygen-ViRiLiTY

Panorado是一个特别为非常大的图片和全景图片而设计的图片查看器。它支持360度的查看、浏览、缩略图查看、全屏模式、幻灯片播放和打印功能。

**********仅仅是个查看器。

I.Vista.Panorama.v1.0-SHOCK

一款全景图片制作工具,它可以将许多连续的图片合成在一起组合成一个360度的全景图

http://www.illisis.com/products_eng/pro1.asp

I.Vista.Wideshot.v1.0-SHOCK

一款广角图片制作工具,它可以将许多连续的图片合成在一起组合成一个广角图

http://www.illisis.com/products_eng/pro1.asp

********功能弱,效果差

Abvent.PhotoCAD.v1.0.WinALL.Incl.Keygen-ECLiPSE

一款专业的全景影像设计软件。你可以将生成的全景画用在3D场景中,而且还可以通过internet打印成高分辨的产品。这里包括了注册机。

****质量最差,只有简单拼接,连镜头变形都没有。这样的软件还卖钱?……

REALVIZ_Stitcher_v4.01_Incl_KeyGen-PARADOX

REALVIZ是一家专门的3D模型(MODELS)的制作公司,这次特别推出了Stitcher V4.0,这是一套专门用来将几张照片缝合成全景图片,即将平面照及计算机图变为360 度全观(panaramic) 风景。用于虚拟现实浏览。利用此套软件开发或制作3D模型环境的制作软件,它可以很轻易的整合整合3D对象加以整合或是编辑后产品一张图片或是全景图,借着结合完美的图片可以表现出一般所无法表达的结果(图片),让你可以.用在任何地方包含了3D WEB都是很轻易就可以达到了。

*****超级垃圾,与PHOTOCAD一样的界面。一样的垃圾

狂吠的狗和濒死的牛

社区的围墙外开了个诊所,诊所的主人传说是个暴虐型神经病,这个神经病养了条神经狗,神经狗总喜欢从神经病主人凿的狗洞钻进安静的住宅区,然后见了人就迎上去一阵狂吠。

如果它真有胆子也就罢了,偏偏是个没种的货色,总是离着老远叫,大白天叫,深更半夜也叫,没完没了只是叫个不停。有几次晚上回家,还没看清楚是什么东西,它就在平静地夜里一阵焦躁的吼叫,实在恼人。今天早上又来了,一出门我就看它钻出狗洞,然后又是叫叫叫个不停。弯腰捡起个小石头,谁知道它反应很快,我弯腰的功夫它就钻了回去,嘴巴还是不停地叫。

身为一条狗,明明没本事做什么看家护院的事情,却要摆出这么一种架势,然后鬼叫鬼叫地宣示自己工作的努力,这种败类实在欠扁。我只好悻悻地把石头丢了出去,盘算着哪天晚上用闪光灯教训教训这条神经病养的神经病狗。

刚过马路,看见一头大黑牛跪在自行车道上。

它的四肢就象被弄断了一样,不自然地弯曲着,似乎有血迹。它的脑袋很费力地抬起来,它的背上搭着一条破衣服,有一只脚也被破布包扎着,牛的屁股后面是一滩尿。这头牛就这么跪在自行车道中央,没有主人,没有其他的牛。看样子,它似乎是在凌晨赶路的时候被汽车撞了,他的主人大概去找搬运它的车了。在这个看似繁华的城乡交接地带,早晨经常还能看见带着三五头牛赶路的人,牛的背上经常能看见红色油漆刷的字,传说那都是送往屠宰场的牛。

干了一辈子的活,最后要被分解成碗碟中的肉块,这让很多人对牛肉产生很强烈的反感。早年认识的一位监狱管理局的教官就是这样一位,因为他小时候看过老牛被杀前流出来的眼泪。我倒是一位牛肉热衷分子,即使看过这样的场面大概也改变不了,就把它看成“老实干活也不一定得善终”的教训好了。

走在前面的一位年轻爸爸抱着一个2-3岁的小孩,小孩的眼睛紧张地看着那条蜷缩在地上的牛。大概在她的眼里,只看过与牧童共享音乐的牛,却没看过牛会有如此悲惨遭遇。美好的画面,来源于艺术家的凭空想象、以偏概全、以讹传讹。现实残酷,这孩子长见识了。